全部城市

第二期中医医院职业化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期中医医院职业化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仪式12月27日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医政司司长蒋健出席了结业仪式。   此次培训班从学员量身打造培训内容,包含了医改政策、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医院管理、危机应对、医疗纠纷处理等多个领域。不仅涉及到了中医医院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涵盖了综合能力提升的方方面面。  培训班采用了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直观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了培训的互动性,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安排的集中讲授、现场教学、交流发言等多项活动,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改变的培训目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常务副院长宋春生表示,本期研修班的课题体系由宏观政策与战略、医院管理事物、案例分析和研讨,适应医改中医医院特色发展的热点问题,涉及了中医医院定位与战略,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以及中医医院医疗、科研、人才、信息、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结业学员表示祝贺,他说:“我们自己是作为一个职业的管理学者,必须要善于学习,养成读书的习惯。按照现在时髦的话叫新常态,把善于学习作为一种读书的常态,不断读书,一生去读书。”  在几十年的工作当中,张伯礼院士觉得医院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应该树立一种管理是门科学的理念,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同时他强调:“在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用中国模式解决世界医改难题,中国模式中的中国医疗,中医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也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举办中医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高度重视,并详细从中医院长如何观大势,如何学习国医大师精神和中医药服务模式的改革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一、中医院长如何观大势?  中医院院长一定要观大势,一定要把中医院的改革发展放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放到卫生、计生和中医药的改革发展的全局中去思考、考量。当周围环境变化的时候,一定要去深刻的思考,不能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是不行的。  尽管中医药是传统的,但是传统的不是落后的,尽管中医药是民族的,但是它一定是世界的。另外就是医改和中医药要结合的更紧密一些,要关注医改的某一项政策,更要关注整体的设计。  二、中医院院长如何学习国医大师的精神?  1、学习国医大师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为中医药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和精神。这些国医大师没有不热爱祖国、没有不热爱人民,没有不热爱中医药事业的。  2、国医大师要求的是50年的临床经验,就是在临床上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以他总好的学术和技能治疗了无数的病人,赢得口碑。  怎样培养这样的好医生呢?中医院最终的名声是在于疗效和名医,一定要培养某个科室特长,或者几个病治得特别好,这就是医院的特色。  3、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是需要特别注意。老百姓除了认可医生的医术,还要认可医生的医德医风。  4、学习国医大师有提携后进、甘为人梯的能力。医院里面是否有这样的名中医、带头人?人才从哪里来?天上掉不下来,要靠培养。  5、向国医大师们学习继承上的创新,与时俱进。现在有人说中医院回归就回归到传统,CT、核磁、化验这些设备不能用,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西医的设备,其实中医也要吸收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医所用,作为一个医院,特别是中医院在辅助手段方面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设备是可以的,允许的。  6、要向国医大师学习团队精神,现在评的国医大师不是孤立的一个人,都是承担着课题,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是在国医大师领导下不断探索,取得成绩。怎么把团队组织好、凝聚好、分工好,最后能出成果,提高学术水平,这实际上也是中医医院院长需要学习的地方。  7、向国医大师们学习他们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底蕴,也是中医医院应该很好的弘扬,中医院应该为中医药文化创造传播的环境。  三、中医院院长如何认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这两年来一直倡导大家探索的关于中医药的服务模式的改进、改革问题?  现在的医院,包括中医院规模在不断扩大,病床在增加,科室也越分越细,使得医疗模式始终跟在西医后面发展。与过去不同,现在的科室多了,分的科越多,反映的是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窄。  每个科室开药治自己科室的病,最后患者拿了一把药,都吃下去后疗效是增加了还是减弱了?怎么评价这些药的疗效?中医药不能犯这个毛病,不能往这条道路上走。  中医讲的是全科,讲的是一个整体,讲人得病是有各种因素的,所以要辨证论治,由此提出要探索推进中医的医疗服务模式,尽管这个模式的探索很艰辛,很难,受到很多法律法规的制约影响,甚至报销和体制机制的政策影响,但是这项工作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是必须要去探索的。





39健康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