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专家呼吁加大基层乙肝抗病毒药物报销比例
7月28日将迎来第四个世界肝炎日,在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推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中国历程”纪录片首发式上,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主任段钟平教授指出,只要持续地把乙肝病毒控制到最低,把病毒耐药风险控制到最低,就能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但在农村地区,因为药物价格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抗病毒治疗仍然无法得以全面推广。   让段院长更为担忧的是,阿德福韦酯是当前我国使用较多的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尤其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使用更为广泛,而正是因为偏远地区和贫穷的患者往往只关注药物价格,而忽视治疗效果,使得慢性乙肝的危害无法有效控制。  2005年进入临床应用的阿德福韦酯在当时缓解了病毒耐药问题,但它抗病毒治疗速度比较缓慢而且有肾脏毒副作用,所以患者服用剂量不能太高,这更影响了抗病毒治疗疗效。  正是因为不能强效遏制乙肝病毒活动,所以服用阿德福韦酯几年后患者也会出现耐药情况。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逾八成的乙肝患者都在使用低效高耐药的药物治疗,而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美国、欧洲,高达七成以上的乙肝患者都在使用强效低耐药的药物治疗。  段院长呼吁,应该在提升全国医生和患者对乙肝治疗认知的同时,加大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强效低耐药药物的报销力度,从而逐渐让低效高耐药药物退出一线用药,这对于提升我国整体肝硬化和肝癌的预防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呼吁加强正确使用强效低耐药药物的同时,专家认为媒体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科学传播也尤为重要。为鼓励和表彰媒体多年来对乙肝防治科普知识的积极传播,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颁发了“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10年媒体贡献奖”,39健康网和新华社、南方日报、解放日报、北京电视台、中国医药报等10家全国主流媒体获此殊荣,其中39健康网是唯一获奖的网络媒体。  





  39健康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