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医院建设数据发布
针对脑卒中这一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2011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正式启动。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工程在探索慢病防治新途径,推进全国脑卒中防控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各级医疗机构脑血管病防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工作过程中,工程对卒中数据搜集、分析、管理、应用也越来越重视,升级成立了全国脑卒中数据中心,截至2013年底,共收录350多万人的各类筛查及随访信息。  在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公布了工程基地医院建设数据。  一、构建以基地医院为主的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  除了306家基地医院,网络体系中县区级二级医院由2010年的990家增加至2013年的2353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2010年的2004家增加至2013年的3155家。  二、加强卒中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  1.科普宣传场次由2010年的2135场增加至2013年的5882场;  2.受益人群由26万人次增加至78万人次。  三、开展脑卒中贫困救助  1.脑卒中贫困患者救助金额由2010年的449.5万元至2013年的781万元,四年间累计2710万元;  2.贫困救助受益人群由2010年的27242人次增至2013年的65203人次,四年间累计17.5万人次。  四、颈动脉超声方面  1.颈动脉超声筛查人数由2010年的85.5万例增加至2013年的194.1万例;  2.2010年至2013年间,B超筛查总人数为548.63万例,其中中度狭窄(50%-69%)检出人数10.58万例,重度狭窄(70%-99%)检出人数67591例,闭塞检出人数33591例。  五、门诊建设  1.“中风预防门诊”由2010年的44家增加至2013年的156家;就诊人数由2010年的72.2万人次增加至2013年的166.1万人次;  2.“脑卒中随访门诊”由2010年的48家增加至2013年的150家;随访人数由2010年的40.01万人次增加至2013年的161.61万人次。  六、急诊建设  1.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的基地医院由由2010年的105家增加至2013年的190家;  2.经绿色通道救助的卒中患者人数由2010年的5.82万人次增加至2013年的15.97万人次;  3.经绿色通道救助的卒中患者人数占急诊脑卒中总数的比例由2012年0.50%增长到0.85%。  七、病房建设  1.出院脑卒中患者随访人数由2010年的11.88万人次增加至2013年的26.24万次;  2.脑血管专职随访人员人数由2010年的247人增加至2013年的667人。  八、溶栓技术  1.具备全天候溶栓能力的基地医院由2010年的147家增加至2013年的180家;  2.溶栓治疗人数由2010年的4632例增加至2013年的11668例;  3.基地医院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接受溶栓比例由2010年1.79%增长到2013年的2.08%。  九、TIA规范化诊治  建立高危人群新发TIA登记制度的基地医院由2010年的79家增加至2013年的146家。  十、颈动脉狭窄干预情况  1.颈动脉支架手术(CAS)实施人数由2010年的3015例增加至2013年的7113例,四年总手术人数为20334例;  2.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CEA)实施人数由2010年的247例增加至2013年的1620例,四年总手术人数为3869例;  3.脑血管搭桥手术实施人数由2010年的197例增加至2013年的893例,四年总手术人数为1797例;  4.颈动脉狭窄干预比例方面,自2010至2014四年中,全国基地医院经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共发现颈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患者10.1万例,累计完成CAS和CEA干预的有2.4万例,占23.75%。  十一、脑卒中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卒中单元/卒中中心)的建立  1.卒中联合模式(卒中单元或卒中中心)由2010年的54家增加至2013年的89家;





  2.卒中单元/卒中中心可用床位由2010年的4611张增加至2013年的7164张;  3.卒中单元/卒中中心收治患者人数由2010年的7.26万例增加至2013年的14.14万例,四年累计收治患者人数39.6万例。39健康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